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快捷导航
首页
论坛
BBS
QQ登录
微博登录
微信登录
注册
登录
房产
装修
汽车
婚嫁
健康
理财
旅游
美食
跳蚤
二手房
租房
招聘
二手车
教育
茶座
我要买房
买东西
装修家居
交友
职场
生活
网购
亲子
情感
龙城车友
找美食
谈婚论嫁
美女
兴趣
八卦
宠物
手机
请
登录
后使用快捷导航
没有帐号?
立即注册
菁优网-广元新闻网
»
论坛
›
菁优网
›
菁优网
›
如何走出双相情感障碍 吃什么药治疗双相情感障碍 ...
返回列表
发布主题
如何走出双相情感障碍 吃什么药治疗双相情感障碍
[复制链接]
查看:
38
|
回复:
0
[db:作者]
[db:作者]
当前离线
积分
38350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积分 38350,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61649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38350,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61649 积分
积分
38350
发消息
电梯直达
楼主
发表于 2025-7-19 10:26
|
只看该作者
|
正序浏览
|
阅读模式
文章概要:双相情感障碍(又称钟摆病),属于心境障碍的一种类型,指既有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疾病。研究发现,躁狂发作前往往有轻微和短暂的抑郁发作,所以多数学者认为躁狂发作就是双相障碍,只有抑郁发作的才是单相障碍。那么,如何走出双相情感障碍?
一、双相情感障碍怎么办?
尊重、理解、接受、关心、支持和帮助患者;
正确认识疾病,支持患者积极治疗,尽快治疗,反复发作者树立长期治疗理念,定期门诊复查,与医生沟通,监测病情和药物副作用,保持病情稳定,防止复发;
当病情不稳定时,注意防止自伤、自杀、冲动伤害,尽快治疗,做好心理咨询。抑郁让患者看到希望,感到关心和支持,在激烈和严重的躁狂状态下避免冲突,避免激怒患者;
学习疾病知识和治疗知识,帮助患者观察病情,及时应对病情变化,采取正确的应对策略,避免伤害自己和他人;
注意帮助患者培养良好的性格,纠正不良的认知模式和行为模式,学习心理调节方法;
为了减少或预防残疾,鼓励患者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对患者给予更多的鼓励和肯定,并根据患者的能力与患者一起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
二、双相情感障碍用什么药?
常用的心境稳定剂:(1)碳酸锂;(2)丙戊酸盐;(3)卡马西平。
2.候选人的情绪稳定剂:(1)拉莫三嗪;(2)托吡酯;(3)加巴喷丁;(4)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氯氮平、利培酮、奥氮平和奎硫平。
3.苯二氮卓类药物:氯羟西安
4.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对于兴奋、刺激、攻击或精神病症状的急性躁狂或混合发作者,伴有精神症状的抑郁症,作者也可以在治疗初期短期使用心理稳定剂和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
5.对于难治性双相障碍患者,特别是难治性快速循环发作患者,应用心态稳定剂和钙通道拮抗剂(异博定80-120)mg/d,2/d、尼莫地平40-90mg/d,2-3/d)甲状腺激素(T325-50ug/d、T480-200ug/d用4-6周)、5-HT1A受体拮抗剂(如丁螺环酮、静心经验)可作为增效剂和经典情绪稳定剂联合试用。
6.抗抑郁剂在双相障碍治疗中的应用可能诱发转躁狂或轻躁狂发作,或增加循环频率,或促进快速循环发作,使治疗更加困难。因此,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时应谨慎使用抗抑郁剂。如果抑郁症状非常严重,持续时间超过4周,以抑郁为主要临床阶段,可在充分使用情绪稳定剂的前提下使用抗抑郁剂。丁胺苯苯一般可以选择几乎没有转躁作用的丁胺苯*,其次选用5-HT然后服用抑制剂,尽量不要选择转躁效果强的抑制剂TCAs。
三、双相情感障碍的表现是什么?
1.抑郁发作
双相抑郁症的发作与单相抑郁症的临床症状和生物学异常相似,难以区分。双相抑郁症往往因其不典型的表现而被忽视。正确诊断双相抑郁症障碍是合理治疗的前提。两者的治疗方案和预后转归存在明显差异,主要表现为:
(1)人口学特征
①性别:单相抑郁症患者的发病率几乎是男性的两倍,但双相抑郁症患者的性别差异并不明显;
②年龄:双相抑郁症的平均发病年龄为30岁,单相抑郁症为40岁,前者明显早于后者,特别是25岁前的首发抑郁症是双相抑郁症的重要预测因素;
③家族史:家庭调查和双生子研究证实了双相情感障碍的家庭聚集。与单相抑郁症相比,双相情感障碍(尤其是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家庭传播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
(2)抑郁症发作的特征
①特点:与单相抑郁症相比,双相抑郁症起病较急,病程较短,反复发作较频繁;
②症状特征:双相抑郁症不同于单相抑郁症的症状特征,包括情绪不稳定、易怒、精神运动、思维竞赛/拥挤、睡眠增加、肥胖/体重增加、注意力不集中、更多的自杀观念、共病焦虑和物质滥用(烟草、酒精、*等)。
2.躁狂发作
(1)高情绪:自我感觉良好,整天快乐,骄傲,微笑,有一定的吸引力,经常赢得周围人的共鸣,引起阵阵笑声。有些病人虽然情绪高涨,但情绪不稳定,不可预测,有时快乐,有时兴奋和愤怒。有些病人以愤怒、易怒、敌意为特征,甚至可能出现破坏和攻击行为,但往往很快变成快乐或立即道歉。
(2)思维奔逸:反应敏捷,思潮汹涌,有很多计划和目标。感觉舌头在和思想赛跑,言语跟不上思维的速度,言语增多,滔滔不绝,口若悬河,手舞足蹈,眉飞色舞。即使口干声音嘶哑,还是要不停的说话,信口开河,内容不切实际,经常改变主题;目空一切,自命不凡,盛气凌人。
(3)活动增多:精力充沛,不知疲倦,兴趣广泛,动作快,忙碌,爱管闲事,但往往虎头蛇尾,一事无成,随心所欲,不计后果,往往挥霍无度,慷慨大方。为了吸引眼球,过度修饰自己,哗众取宠,专横专横,善于当老师,喜欢对别人颐指气使,举止轻浮。*招蜂引蝶的地方。
(4)身体症状:面色红润,眼睛明亮,心率加快,瞳孔扩大。睡眠需要减少,入睡困难,早醒,睡眠节奏紊乱;
食欲不振
,暴饮暴食,或者因为太忙而不规律进食,过度消费导致体重减轻;对异性的兴趣增加,性欲亢进,性生活失控。
(5)其他症状:注意力不能长期集中,容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记忆增强、紊乱;发作极其严重,患者极度兴奋,可有短、片段幻听、行为紊乱、无目的指向,伴有冲动行为;也可出现意识障碍、幻觉、幻觉、思维不连贯等症状,称为妄想躁狂。大多数患者在疾病的早期就失去了知觉。
(6)轻躁狂发作:轻躁狂发作临床表现称为轻躁狂,患者可持续至少几天,精力充沛,活动增加,自我感觉良好,注意力不集中,不持久,轻度挥霍,社会活动增加,性欲增强,睡眠需要减少。有时表现为易怒、自负、鲁莽,但不伴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症状。对病人的社会功能有轻微影响,有时有些病人达不到影响社会功能的程度。一般人往往不易察觉。
3.混合发作
在一次发作中同时出现躁狂症状和抑郁症状,临床上比较少见。当躁狂和抑郁迅速转相时,通常会发生。比如一个躁狂发作的病人突然变成了抑郁症,几个小时后又变成了躁狂,给人一种“混合”的印象。然而,这种混合状态通常持续时间短,大多数更快地转化为躁狂相或抑郁相。躁狂症状和抑郁症状在混合发作时并不典型,容易被误诊为心理分裂障碍或精神分裂症。
四、双相情感障碍的发病因素
生物学因素
神经生化、精神药理学研究和神经递质代谢研究证实,中枢神经递质代谢异常及相应受体功能变化、脑神经突触间隙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含量异常;
5-羟色胺(5-HT)缺乏功能活动可能是双相障碍的基础,是易患双相障碍的质量标志;
去甲肾上腺素(NE)功能活动减少可能与抑郁症发作有关,去甲肾上腺素功能活动增强可能与躁狂发作有关;
多巴胺(DA)功能活动减少可能与抑郁症发作有关;
γ-氨基丁酸(GABA)一些研究发现,双相障碍患者在血浆和脑脊液中的水平下降,是中枢神经系统抑制性神经递质;
第二信使平衡失衡,第二信使是细胞外信息与细胞内效应之间不可或缺的中介;
神经内分泌功能障碍主要是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和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功能障碍。
遗传学因素
调查发现,双相情感障碍的发病率是正常人的几倍,血缘关系越近,发病率越高。在分子遗传学方面,许多学者讨论了可能与双相情感障碍相关的标记基因,但没有确切的可重复验证结果,双相情感障碍的易感基因需要进一步研究。目前,双相情感障碍的遗传方法往往是多基因遗传。
心理社会因素
不良的生活事件和环境压力事件会导致情绪障碍的发生,如失业、失恋、家庭关系不良、长期高度紧张的生活状态等。遗传因素可能导致情绪障碍的易感质量,而具有这种易感质量的人则受到某些环境因素的刺激。
一般来说,发病原因不是很清楚,倾向于认为遗传和环境因素在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遗传因素的影响可能更加突出。
收藏
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Archiver
|
手机版
|
小黑屋
|
Copyright © 2006-2014
菁优网-广元新闻网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高律师 客服电话:0791-88289918
技术支持:
迪恩网络科技公司
Powered by
Discuz!
X3.2
南昌网络警察报警平台
互联网经营备案登记
南昌市公安局网监备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