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快捷导航
首页
论坛
BBS
QQ登录
微博登录
微信登录
注册
登录
房产
装修
汽车
婚嫁
健康
理财
旅游
美食
跳蚤
二手房
租房
招聘
二手车
教育
茶座
我要买房
买东西
装修家居
交友
职场
生活
网购
亲子
情感
龙城车友
找美食
谈婚论嫁
美女
兴趣
八卦
宠物
手机
请
登录
后使用快捷导航
没有帐号?
立即注册
菁优网-广元新闻网
»
论坛
›
菁优网
›
菁优网
›
蛋白尿是什么 蛋白尿的类型有哪些
返回列表
发布主题
蛋白尿是什么 蛋白尿的类型有哪些
[复制链接]
查看:
45
|
回复:
0
[db:作者]
[db:作者]
当前离线
积分
38350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积分 38350,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61649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38350,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61649 积分
积分
38350
发消息
电梯直达
楼主
发表于 2025-7-19 10:26
|
只看该作者
|
正序浏览
|
阅读模式
文章概要:由于肾小球滤过膜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健康人尿中蛋白质(多指分子量较小的蛋白质)的含量很少(每日排出量小于150mg),蛋白质定性检查时,呈阴性反应。当尿中蛋白质含量增加,普通尿常规检查即可测出,称蛋白尿。如果尿蛋白含量≥3.5g/24h,则称为大量蛋白尿。那么蛋白尿是什么?请看下文。
一、蛋白尿是什么?
蛋白尿是慢性肾病的典型症状,其形成与肾小球的屏障功能密切相关。 毛细血管由内到外三层结构组成,包括内皮细胞层、基膜层和上皮细胞层。由于这三层细胞分布有不同大小的滤孔和负电荷,肾小球毛细血管有两种屏障功能,即机械屏障-滤孔 和电荷屏障-负电荷。
1.机械屏障-滤孔
肾小球滤过屏障由内而外由三层组成:
①内层是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内皮细胞有许多直径为50-1000的直径nm称为窗孔的小孔(fenestration)。水、各种溶质和大分子蛋白可以自由通过窗孔;但它可以防止血细胞通过,并在血细胞屏障中发挥作用。
②中层为非细胞基膜,呈微纤维网状结构。血浆中的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不能通过基膜。基膜是肾小球过滤大分子蛋白的主要屏障。
③肾小球的上皮细胞在外层。上皮细胞有足突,足突相互交错形成裂缝。裂缝上有一层滤过裂缝隔膜(filtration slit membrane),膜上有直径4-14nm孔,它可以防止从内层和中层过滤的大分子蛋白通过,是过滤的最后一道屏障。肾小球滤膜由内皮细胞、基底膜和裂隙隔膜组成。过滤膜上不同尺寸的过滤孔只能使小分子物质容易通过,而大有效半径的物质只能通过大孔。一般来说,有效半径小于1.8nm所有的物质,都可以完全过滤。有效半径大于3.6nm血浆白蛋白(约69000分子量)等大分子物质几乎完全无法过滤。
2、 电荷屏障-负电荷
过滤膜的每层都含有许多带负电荷的物质,因此过滤膜的渗透性也取决于过滤材料带来的电荷。这些带负电荷的物质排斥带负电荷的血浆蛋白,限制其过滤。虽然血浆白蛋白的有效半径是3.5nm,但由于其带负电荷,很难通过滤膜。当各种病理损伤(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损伤)作用于肾脏时,会导致肾脏局部微循环障碍,促进肾组织(功能性肾单位)缺血和缺氧。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因缺血缺氧而受损。一旦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就会吸引血液循环中的炎性细胞浸润,释放出致病的炎性介质(IL-1、TNF--α等),此时病理损伤会引起损伤肾脏的炎症反应。肾处于病理状态,肾小球基底膜(GBM)会发生一系列变化:过滤孔增大或闭锁,GBM断裂、电荷屏障损伤、肾脏渗透性增强、过滤膜上带负电荷的糖蛋白减少或消失会导致带负电荷的血浆蛋白过滤量明显高于正常情况。因此,蛋白尿是在临床上形成的。
二、蛋白尿有哪些不同的类型?
1.肾小球性蛋白尿
这是最常见的蛋白尿。由于肾小球滤膜因炎症、免疫、代谢等因素损伤,过滤膜孔径增大、断裂、(或)静电屏障减弱,血浆蛋白,特别是清蛋白过滤,超过近端肾小管重吸收能力。如果肾小球损伤严重,也可以增加球蛋白和其他大相对分子质量蛋白的过滤。根据过滤膜损伤程度和尿蛋白成分,尿蛋白分为两类:
(1)选择性蛋白尿:抗凝血酶、转铁蛋白、糖蛋白等少量相对分子质量相似的蛋白质,以4~9万相对分子质量中等的清蛋白为主,可伴有相对分子质量相似的蛋白质。β2-M、Fc片段等。无相对分子质量大的蛋白质(IgG、IgA、IgM、C3等)。免疫球蛋白/清蛋白清除率小于0.尿蛋白定性3 ~4 ,定量超过3.5g/24h,常见于肾病综合征。
(2)非选择性蛋白尿:反映肾小球毛细管壁严重断裂和损伤。尿蛋白主要存在于相对分子质量大、中等的蛋白质中,如IgM、IgG和补体C三、清蛋白,糖蛋白(T-H糖蛋白),分泌型IgA(SIgA)尿路分泌的少量粘液蛋白等。免疫球蛋白/清蛋白清除率大于0.5.尿蛋白定性1 ~4 ,定量0.5~3.0g/24h。非选择性蛋白尿是一种持续性蛋白尿,有发展为肾衰竭的风险,常表明预后较差。肾小球疾病常见于原发或继发。
2.肾小管性蛋白尿
它是指肾小管感染、中毒损伤或继发于肾小球疾病时,由于重吸收能力降低或抑制,主要出现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蛋白质尿液。β2-M、溶菌酶增加,尿液清蛋白正常或轻度增加;尿蛋白定性1 ~2 ,定量1~2g/24h.常见于肾小管损伤疾病。
3.混合蛋白尿
肾脏病变同时或累及肾小球和肾小管时产生的蛋白尿。它具有两种蛋白尿的特点,但由于病变损伤部位的不同,各成分的比例也可能因肾小球或肾小管的损伤程度而不同。
4.溢出性蛋白尿
指肾小球过滤和肾小管重吸收正常。由于血浆中相对分子质量较小或阳性电荷蛋白异常增加,肾小球过滤超过肾小管重吸收能力形成的蛋白尿。异常增加的蛋白质包括游离血红蛋白、肌红蛋白、溶菌酶、本周蛋白等,尿蛋白的定性主要为1 ~2 。常见于多发性骨髓瘤。
5.组织蛋白尿
这是指从肾小管代谢、组织破坏分解、炎症或药物刺激泌尿系统分泌的蛋白质进入尿液形成的蛋白质尿液。T-H主要是糖蛋白,生理性约为20mg/d,尿蛋白定性±~1 ,定量0.5~1.0g/24h。
三、蛋白尿怎么办?
蛋白尿是肾病的典型症状,但尿蛋白泄漏的数量并不能反映肾病的严重程度。轻度慢性肾病患者尿蛋白泄漏并不一定意味着肾脏病理损伤较轻;大量蛋白尿并不意味着严重的肾病病理损伤。例如,微小病变性肾炎和轻度系膜增殖性肾炎,肾脏病变较轻,但每天尿蛋白量可达几克甚至十克以上。
一般来说,蛋白尿分为选择性蛋白尿和非选择性蛋白尿。选择性蛋白尿是指蛋白质电泳,主要是分子量较小的蛋白质,如白蛋白尿α1球蛋白、转铁蛋白和转铁蛋白γ球蛋白。蛋白质分子量大,如α2球蛋白,纤维蛋白原,β脂蛋白等含量较低。
膜性增殖性肾炎和局灶节段性硬化性肾炎患者在微小病变肾病、轻度系膜增殖性肾炎、部分膜性肾病和早期病变中多表现为选择性蛋白尿,表明小网络(肾小球滤膜)损伤较轻。
非选择性蛋白尿, 蛋白质电泳的特点是大分子和小分子蛋白同时出现, 说明小网(肾小球滤膜)损伤严重。
尿蛋白大量流失的患者难以康复吗?
肾病专家分析,蛋白质损失的数量与疾病的严重程度不成正比。对于肾小球病变轻的患者,尿蛋白不一定较少,如微小病变性肾炎和轻度系膜增殖性肾炎。肾脏病变轻微,但每天尿蛋白量可达几克甚至十克以上。
相反,一些局灶性硬化性肾炎和新月体性肾炎病理损伤严重,但每天尿蛋白量可能只有几克。因此,治疗的质量主要取决于肾脏的病理类型、损伤和肾功能。
此外,还取决于患者是否能与医生合作,是否注意预防复发原因(如感冒、疲劳、
腹泻
等),是否能坚持治疗,是否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
饮食
肾炎患者有大量的蛋白尿,一般可以通过饮食补充,肾炎患者不能吃蛋白质食物是错误的,片面的,即使慢性肾炎发展到晚期尿毒症患者,也提倡吃高质量的低蛋白饮食。
蛋白质的日摄入量应控制在0。6~0。体重8克/公斤。尿毒症患者,在透析治疗过程中,特别是腹膜透析时,每天的蛋白质摄入量应增加约1。2~1。体重5克/公斤。肾病综合征患者尿液中大量蛋白质流失,如肾功能正常,提倡高蛋白饮食,以纠正低蛋白血症,减少水肿,改善或增强身体抵抗力。
如果肾炎患者有氮血症或早期肾功能不全,蛋白质的摄入量应受到限制。否则,它会加速肾功能的恶化。简而言之,不同的情况应该使用不同的饮食。
肾病患者出现大量蛋白尿时,不必过于恐慌;当出现少量蛋白尿时,不能过分忽视病情的严重性。最好及时诊断病情,制定相应的蛋白尿治疗方案。从肾病损伤的角度彻底恢复肾功能,消除蛋白尿。
四、蛋白尿的检查方法是什么?
一、 24小时尿蛋白定量留尿法。
1.留尿之日早上8点主动排尿。这次尿是8点前产生的,应该放弃。
2.从8点到次日8点,每次排尿量应在24小时内保留在干净的容器中。
3.第二天8小也要主动排尿,这次排尿是8点前产生的,必须全部留下。
4.将24小时的尿液收集搅拌均匀,记录总量。
5.取出混合24小时尿液10ml,送实验室检测24小时尿蛋白定量,并告知实验室医生总尿量。
二、尿蛋白定量留尿注意事项
(1)气候炎热时,尿液中应放置防腐剂,以免尿糖分解、发酵和细菌繁殖,从而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2)将尿液放入冰箱保存比较理想。
(3)有一个相对简单的方法来保存尿液:只要把尿液容器盖紧,放入冷水(注:每2~3小时换一次水),然后放在凉爽的厕所里,不需要放防腐剂或放在冰箱里。
(4)将收集到的尿液放在阴凉处,防止细菌侵入繁殖,以免影响检测结果。
三、尿蛋白检查可分为定量检查和特殊检查
1.定性检查 最好是晨尿最浓,可以排除体位性蛋白尿定性检查筛选检查每天20000尿量ml定性“ 与尿量相比,尿蛋白量为4000ml定性为“ 因此,不作为尿蛋白含量指标对肾脏疾病诊断的观察疗效的准确判断应以尿蛋白定量为宜。
2.尿蛋白定量检查 巴氏法双缩豚法磷钨酸法读酸一三氯化铁法等最准确、最常用的双缩豚法h尿蛋白1g肾盂肾炎、肾硬化、尿路梗阻、尿路肿瘤、
结石
等尿蛋白1~3g最常见的原因是原发性或继发性肾小球疾病24h尿蛋白定量为3.5g以上见原发或继发性肾病综合征。
收藏
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Archiver
|
手机版
|
小黑屋
|
Copyright © 2006-2014
菁优网-广元新闻网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高律师 客服电话:0791-88289918
技术支持:
迪恩网络科技公司
Powered by
Discuz!
X3.2
南昌网络警察报警平台
互联网经营备案登记
南昌市公安局网监备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